星島日報 2007-10-11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強調香港要建立新關懷文化,利用商業策略達至社會目標,港府已邀請新鴻基地產、長實、新世界及馬會四大企業籌辦社會企業,要建立品牌效應,「省靚」社企招牌。有學者指,由大企業帶頭搞社企,長遠可刺激商會成立相關基金支援社企,不過亦有學者擔心,由商業機構獨力搞社企,須防利益輸送,應參考外國經驗立法監管。
本報記者
行政長官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表示,成立及營運社會企業並不局限於非牟利機構,商界也肯定可扮演重要角色。民間已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社會企業計畫,政府會邀請商界及非牟利團體一同開展。
新地支持承辦舊區清潔
政府消息人士稱,今次籌辦社企的大企業,絕大部分是由政府邀請,率先響應的包括新鴻基地產、長實、新世界發展及馬會。消息指,在外國不少社企都是大企業,今次動員大企業搞社企,旨在加強品牌效應,讓大家覺得社企非「次級產品」
新鴻基地產發言人表示,新地將與一家非政府機構(NGO)合作籌辦提供清潔服務的社會企業,並通過該機構轉介,聘請弱勢社群及失業人士為社企僱員,初期核心員工約十多人,但將視乎日後競投的清潔合約,來決定聘請人數及能創造多少就業機會。
長實外判酒店按摩服務
發言人稱,社企將為舊社區如深水的單幢物業提供清潔服務,因為現時較少清潔公司願承接舊區單幢式樓宇的清潔,故他們將針對此市場空間開展服務。現時新地轄下全資擁有的清潔公司,如力新清潔、力高環保服務、新力清潔公司等,將能憑豐富經驗,協助成立及營運社企、培訓及聘請員工,並提供技術支援包括清潔、廢物回收和滅蟲等,亦會協助爭取清潔合約。發言人表示,新地未來亦考慮把旗下商場或屋苑的清潔服務,外判予社企。
長實方面,發言人表示,長實集團主動與一個NGO合作,籌備成立社會企業,為本地弱勢社群提供就業機會,但沒透露是哪一個NGO,但該社企將為長實和和黃集團旗下的酒店及屋苑會所,提供按摩服務,讓再培訓局的學員重投本地勞動市場,而長實將為社企提供學員培訓、企業管理及市場推廣等支援。
新世界發展企業事務總監關則輝表示,籌劃成立社企,專做青年培訓。新世界高層甚至他本人,過往亦有向部分社企傳授營商之道,在培訓方面甚有經驗。但目前未決定是否與NGO合作。馬會則稱,稍後才公布辦社企的詳細計畫。
提供租金優惠減低成本
政府消息人士稱,由大企業牽頭搞社企有不少優勢,如大企業旗下商場,部分可提供低租金或免租金鋪位,減低社企成本;而廢物回收、幼兒託管等都是社企可發展範疇,如由發展商成立的社企可為旗下屋苑提供託兒服務,將較易贏得家長信心;但消息強調,政府不會對社企提供任何稅務誘因,以免政策傾斜對中小企構成不公平競爭。社福界則指,除上述三大財團外,亦有其他大企業正考慮籌辦
長者照顧的社企。
中大管理系副教授區玉輝指出,在外國有不少成功例子,都由大企業成立社企,滿足部分社會需要,但形式較多元化,未必是協助弱勢社群就業,「如在巴西,有社企為鄉郊地區農民提供廉價電力,但較多外國社企是由相同業務的大企業成立。」
他估計,三大發展商可借鑑其營商管理經驗,並開放旗下物業、商場、酒店或其他相關業務,讓社企爭取服務合約,協助社企起動,並提供採購上的優惠等。「大企業是回應政府呼籲,發揮企業所謂的社會良心,但在此模式下,大企業是協助推行社企,多於刺激社企的創業精神,在外國,社企有風險基金去支持,讓他們更勇於創新業務。」
不過,他認為,大企業帶頭搞社企是好事,長遠可刺激商會成立基金支援社企或銀行願意貸款。「在英國,社企甚至成為有限公司,發行債券和股票。」他又說,大財團成立社企,無可避免對私營中小企或現有社企構成競爭,「現時中小企已投訴政府以公帑支持社企爭生意,但現在政府拋波給大財團,便不再是公帑支持。社企要面對市場競爭是正常,逼使大家改善業務。」
立法規管避免利益輸送
政府早前委託港大就本地及海外社企作詳細研究,將於下月底向民政事務局提交報告,十二月則由政府召開社企高峰會。負責研究的港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羅致光指,外國亦有由商界獨自成立社企,不與NGO合作的例子,但要避免利益輸送,如英國便會立法規管,要求註冊為社企的公司不可分紅。
「外國經營社企的經驗較豐富,香港商界宜吸取他們的經驗。」羅致光
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
新地、長實、新世界及馬會「省靚」招牌 財團拉頭纜 社企站穩腳
標籤: 新聞
聖誕前召開跨界社企峰會
信報財經新聞 2007-10-11
施政報告提出以活化利用文物建築作為推動社會企業其中一項新思維,據解釋《施政報告》的官員透露,新鴻基、長實、新世界及賽馬會已答應協助社會企業。特首曾蔭權承認,香港社會企業發展仍未成熟,不過,消息指民間已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社會企業計劃,稍後政府會邀請商界及非牟利團體一同開展這些計劃,首要目的是鼓勵商界自發營辦社企,民政事務局已計劃在聖誕節前召開社企高峰會,屆時將制定推動社企的政策。 曾蔭權表示,成立和營運社企不局限於非牟利機構,商界也肯定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其實商界在人才培訓、提供廉租住宅和商場、成立社企計劃和傳授營商知識方面均可提供協助,目前新鴻基、長實、新世界及賽馬會均已答應協助社會企業,例如分享商業運作經驗,不同企業亦有不同興趣,新世界將主力有關青年的服務,形式及細節仍在商討。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就商界如何協調營辦社企,民間已設計好一系列社企計劃予政府,當中以「走入屋」提供服務的性質居多,規模不分大小,首要目的是鼓勵商界自發營辦社企,亦有建議研究讓社企優先投標政府工程。此外,民政事務局計劃在聖誕節前召開社企高峰會,將邀請包括商界、學術及社福界人士參與,政府會密切留意高峰會意見,再制定推動社企的政策。政府並已委託香港大學搜集香港社企的資料,了解他們的運作形式。
長實集團昨天發表聲明表示,現與一個非政府機構合作籌備社企,在長江(包括和記黃埔)管理的酒店及屋苑會所提供按摩服務,讓再培訓局的學員重投本地勞工市場。
民協馮檢基對施政報告欠缺整體社企政策表示失望,他稱,政府起碼應就社企提出大政策方向,或者對社企的價值觀,營商是以利益出發,單叫商界協助很難推動官、商、民三方合作。他以英國和西班牙成功營辦社企為例,政府在政策上會提供稅務優惠推動社企,譬如聘用失業人士,或向社企採購的公司均會獲得減稅,今年施政報告減稅花了五十億元,相比之下,推動社企仍只靠三千萬的夥伴倡自強種子基金,即使推動到四大機構參與,亦難以營造社企的勢頭。
民建聯社會企業小組委員蘇錦樑則認為,施政報告大體上指出了社企面對資金和人才培訓不足的問題,期望政府在社企高峰會交代具體政策■
標籤: 新聞
親力親為推動社企
成報 2007-10-12
【記者張智仁報道】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在立法會上重申對推行社會企業決心,強調會「親自落手落腳」推動社會企業發展,並研究向外國借鏡,向社會企業提供稅務優惠。
民協主席馮檢基昨日在答問大會中指出,曾參考過英國及西班牙等國家的經驗,發現他們透過制定政策,利用市場能力,聘請低學歷而年紀大的失業及傷殘人士投身社會企業,值得香港借鏡。
曾蔭權說,曾研究關於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社企情況,有很多東西是香港可採納得到的;稅務優惠是下一層次的工夫,如何能夠以立法去幫助這件事,相信這些是將來考慮如何能推廣社企在新的政策內可考慮的一個範疇。
向歐洲社企借鏡
他續說,社企是一個新興、重要的課題,「我認為我會親自落手落腳去做這個工夫」。他強調,政府與各個非政府機構及有關企業亦商量過如何能夠真真正正落實這項目,來籌備好的高峰會,做一個好的政策。
標籤: 新聞
青協擬推12項社會企業
星島日報 2007-10-14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社會企業發展,青年協會計畫在未來三年,推出十二項青年社會企業,供待業青年參加,同時提供輔導及培訓,其中一項計畫是二手書店,已經向民政事務局申請撥款,期望最快明年初落實。
青協為支持青年參與社會企業,計畫未來三年推出十二項青年社會企業,當中「D i g i t a l C a f e 」及「回書店」兩項社企,最快明年初可落實,並將成立由青年人組成的「青年社企智囊團」,邀請商界及專業人士,交流及分享社企理念和功能。
出售舊書的「回書店」將會聘請低學歷青年,賺取的利潤,會用作社會服務。青協指,贊成《施政報告》提出,推動社會企業發展,但認為社會企業在本港發展屬於初期,政府應加強培訓。
另外,青協及蜆殼公司去年首次舉辦
「創業奇兵之營『宵』有道獎勵計畫」,通過一系列簡介會、訓練工作坊、年宵市場實踐等,實踐年輕人創業的夢想。去年獎勵計畫大獎中學組及公開組優勝者,昨在第二屆獎勵計畫簡介會分享經驗。
年宵創業奇兵公開秘技
成為中學組大獎得主、連曾蔭權也被他們獨特設計的「豬腩肉」咕?吸引的華仁書院,五名參與年宵攤位同學們認為,參與年宵市場先要考慮產品的對象、獨特性,由於他們希望推出較特別而實用的產品,所以自行設計得意的「豬腩肉」咕?,加強吸引力。同時,更事前主動邀請大師兄曾蔭權參觀攤位,結果成功帶來巨大回響及賺得三萬元。
他們建議參與年宵青年人,特別是已競投維園攤位者,應盡快策劃產品的設計、內容等,也要適當地分配時間。
至於奪得公開組大獎、售賣得意造型豬耳仔的何家然及張家福表示,攤位貨品如決定在內地製造,要提早一個半月前提交草圖及定時催促製造商交貨,以免阻礙買賣。假如合作夥伴是在職人士,決策時勿拖延,決定後應盡快行動。記者巫凱宜
標籤: 新聞
羅致光主催下月交報告千萬元社企計圖解家庭問題
信報財經新聞 2007-10-15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民間已提出一系列社會企業計劃予政府。本報獲悉,有鑑於老人問題、家庭暴力個案及獨留子女在家事件日益嚴重,受政府委託研究社企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圖】,將會在短期內推出類似再培訓局「家務通」概念的社企大計(暫名「居家通」),務求繼大獲好評的平安鐘服務後,將「居家通」的覆蓋範圍擴展至老人護理、改善家居、託兒等家庭生活各個環節。 「居家通」涉資千萬元,擬吸納最少萬多二萬名家務助理,做到所需服務隨傳隨到。他稱,目前正積極草擬計劃書,望能趕及在十一月底遞交政府。有份參與計劃的立法會議員鄭經翰透露,政府反應積極,成事機會頗大。
今年施政報告對社企墨不多,但在老人和幼兒方面的支援提出了不少新措施,例如明年初在觀塘區試行為離院長者提供「一條龍」復康、家居照顧、護老者支援服務、增加陪老員名額、撥款二億元為貧困獨居長者改善家居環境,以及將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分階段逐步推廣至全港所有地區等等,在在需要更多非政府機構投入對老人和幼兒服務。
羅致光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正積極籌備一項暫名「居家通」的社會企業,形式近似再培訓局的「家務通」,但除了家居護理、照顧老人和託兒,「居家通」更包括裝修及任何家庭層面的服務,而在老人和幼兒服務方面,亦是針對市場不足而設。
他解釋,其實市面上欠缺一種為中產長者而設的服務,專門提供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相對高層次和昂貴的服務,或者更貼身的洗澡和身體護理。雖然部分慈善機構同樣提供相關服務,但主要針對基層市民,中產人士可能不便申請。在兒童方面,他指出,市面上不少託兒所根本不貼近民居,雙職家長如要帶子女到託兒所,可謂相當費時失事。針對這方面的不足,「居家通」可以社企形式提供日間上門託兒服務。這方面的到戶服務,患有老人癡呆症、需要看護的長者都一樣適用。
他指出,市場上雖然有提供同類服務,但不是數量不足就是太昂貴。例如聘用外傭,不但有欠專業,亦有不少人不習慣外傭長駐家中;至於鐘點女傭,則既欠專業,更不划算。他強調,「居家通」正是針對這些需求而設。
估計需僱二萬家居助理
不過,他表示,家庭慘案往往在短時間內發生,「居家通」如要做到隨傳隨到,必須規模夠大,形成「關鍵數量」(critical mass),使到有足夠家務助理隨時候命。他以電召的士為例,市民無論身處何方,電召的士都能在十分八分鐘內到達,原因是參與的士的數目夠多。所以,他認為,「居家通」起碼要僱用一至兩萬名家務助理,方法則可以是大力吸納再培訓局已有的約五萬名的家務助理。
鄭經翰指實為「家庭救命鐘」
羅致光認為,除了服務種類,目前主要提供護理服務的「家務通」,在運作和技術上尚有改善空間。「家務通」每當接到顧客的電話,便會由工作人員透過電話,逐個家務助理詢問是否可提供服務,亦不知道哪一位助理在地理上最貼近,實在很難做到隨傳隨到。因此,他表示,要引入新的設備,令所有家務助理同一時間內接收到顧客的電話,然後主動回覆;新設備並可顯示家務助理所在位置,顧客的安全亦得到保障。他希望,在這方面商界也可以協力,例如提供相關的資訊科技和人才。
目前約有十三個機構為「家務通」電召家務助理,羅致光表示,「居家通」成立後,任何人都可以繼續「玩」(擔當相關角色),規模才夠大。他希望趕及在十一月底前完成計劃書。由於「居家通」投資不小,初步估計三年投資期約需注資一千萬元,羅致光擬向政府商借經費,當然亦歡迎各界捐獻,但總的來說,一定會以經營社企這個新思維去營運「居家通」,否則就會失卻示範作用。
有份參與計劃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創辦人兼信託人鄭經翰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居家通」的意念源自特首經常稱讚的「一線通」平安鐘服務,他們希望將服務層面擴展至全方位的「家庭救命鐘」,尤其是最近經常發生小童獨留家中而釀成的慘劇。他透露,政府對這個社企意念反應積極,成事的機會頗大■
標籤: 新聞
持續發展社會企業
星島日報 2007-10-15 By 小石(三十會)
今年的《施政報告》對社會上各方面訴求,都一一回應:基建、扶貧、減稅、教育、老人、醫療、環保、綠化和文化保育,令各階層市民都感覺受到眷顧。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復甦、股市暢旺,中產不滿聲音大減,但基層卻未能分享成果。今次政府以投資基建創造就業、十二年免費教育以減輕跨代貧窮,以及推廣社會企業這些非派錢式扶貧,是走對了方向。但主觀願望是否能達成,還要看軟硬件的配套。
根據政府官員透露,新鴻基、長實、新世界及賽馬會已答應協助社會企業(社企),在人才培訓、提供廉租住宅和商場、傳授營商知識方面提供協助。
但社企不是純綷的營商組織,亦不是一般社會服務,它們通過企業策略及商業運作,達至社會目標,其收益主要用於促進社區、弱勢社群及社企本身的發展及投資,它們重視社會價值而非最大的經濟利益。
要發展社企,單叫大財團幫忙未必具持續性,亦不容易在商業與社會目標之間取得平衡。譬如說,大財團今天以超優惠價租出物業予經營長者服務中心的社企,兩年後,大財團卻可能眼見有很大回報率的商機要收回物業,極可能導致該剛上軌道的社企倒閉,其帶出的社會問題將更多。政府應該對此制定政策減低這方面風險
在政府推動有效政策之餘,公民社會的參與在推動社企發展的重要性將不容忽視:參考外國個案,有專為社會企業融資的創業投資基金,他們向大財團籌募資金,招募義工,並訂立一定機制,包括甄選合適的社企的標準(如業務計畫書、財務預算)、提供過渡時期的監護人服務,讓獲投資的社企能自立,社企才可健康地持續發展。
小石(三十會)www.30SGroup.org
標籤: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