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2007-10-15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民間已提出一系列社會企業計劃予政府。本報獲悉,有鑑於老人問題、家庭暴力個案及獨留子女在家事件日益嚴重,受政府委託研究社企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圖】,將會在短期內推出類似再培訓局「家務通」概念的社企大計(暫名「居家通」),務求繼大獲好評的平安鐘服務後,將「居家通」的覆蓋範圍擴展至老人護理、改善家居、託兒等家庭生活各個環節。 「居家通」涉資千萬元,擬吸納最少萬多二萬名家務助理,做到所需服務隨傳隨到。他稱,目前正積極草擬計劃書,望能趕及在十一月底遞交政府。有份參與計劃的立法會議員鄭經翰透露,政府反應積極,成事機會頗大。
今年施政報告對社企墨不多,但在老人和幼兒方面的支援提出了不少新措施,例如明年初在觀塘區試行為離院長者提供「一條龍」復康、家居照顧、護老者支援服務、增加陪老員名額、撥款二億元為貧困獨居長者改善家居環境,以及將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分階段逐步推廣至全港所有地區等等,在在需要更多非政府機構投入對老人和幼兒服務。
羅致光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正積極籌備一項暫名「居家通」的社會企業,形式近似再培訓局的「家務通」,但除了家居護理、照顧老人和託兒,「居家通」更包括裝修及任何家庭層面的服務,而在老人和幼兒服務方面,亦是針對市場不足而設。
他解釋,其實市面上欠缺一種為中產長者而設的服務,專門提供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相對高層次和昂貴的服務,或者更貼身的洗澡和身體護理。雖然部分慈善機構同樣提供相關服務,但主要針對基層市民,中產人士可能不便申請。在兒童方面,他指出,市面上不少託兒所根本不貼近民居,雙職家長如要帶子女到託兒所,可謂相當費時失事。針對這方面的不足,「居家通」可以社企形式提供日間上門託兒服務。這方面的到戶服務,患有老人癡呆症、需要看護的長者都一樣適用。
他指出,市場上雖然有提供同類服務,但不是數量不足就是太昂貴。例如聘用外傭,不但有欠專業,亦有不少人不習慣外傭長駐家中;至於鐘點女傭,則既欠專業,更不划算。他強調,「居家通」正是針對這些需求而設。
估計需僱二萬家居助理
不過,他表示,家庭慘案往往在短時間內發生,「居家通」如要做到隨傳隨到,必須規模夠大,形成「關鍵數量」(critical mass),使到有足夠家務助理隨時候命。他以電召的士為例,市民無論身處何方,電召的士都能在十分八分鐘內到達,原因是參與的士的數目夠多。所以,他認為,「居家通」起碼要僱用一至兩萬名家務助理,方法則可以是大力吸納再培訓局已有的約五萬名的家務助理。
鄭經翰指實為「家庭救命鐘」
羅致光認為,除了服務種類,目前主要提供護理服務的「家務通」,在運作和技術上尚有改善空間。「家務通」每當接到顧客的電話,便會由工作人員透過電話,逐個家務助理詢問是否可提供服務,亦不知道哪一位助理在地理上最貼近,實在很難做到隨傳隨到。因此,他表示,要引入新的設備,令所有家務助理同一時間內接收到顧客的電話,然後主動回覆;新設備並可顯示家務助理所在位置,顧客的安全亦得到保障。他希望,在這方面商界也可以協力,例如提供相關的資訊科技和人才。
目前約有十三個機構為「家務通」電召家務助理,羅致光表示,「居家通」成立後,任何人都可以繼續「玩」(擔當相關角色),規模才夠大。他希望趕及在十一月底前完成計劃書。由於「居家通」投資不小,初步估計三年投資期約需注資一千萬元,羅致光擬向政府商借經費,當然亦歡迎各界捐獻,但總的來說,一定會以經營社企這個新思維去營運「居家通」,否則就會失卻示範作用。
有份參與計劃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創辦人兼信託人鄭經翰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居家通」的意念源自特首經常稱讚的「一線通」平安鐘服務,他們希望將服務層面擴展至全方位的「家庭救命鐘」,尤其是最近經常發生小童獨留家中而釀成的慘劇。他透露,政府對這個社企意念反應積極,成事的機會頗大■
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
羅致光主催下月交報告千萬元社企計圖解家庭問題
標籤: 新聞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