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2007-10-11
施政報告提出以活化利用文物建築作為推動社會企業其中一項新思維,據解釋《施政報告》的官員透露,新鴻基、長實、新世界及賽馬會已答應協助社會企業。特首曾蔭權承認,香港社會企業發展仍未成熟,不過,消息指民間已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社會企業計劃,稍後政府會邀請商界及非牟利團體一同開展這些計劃,首要目的是鼓勵商界自發營辦社企,民政事務局已計劃在聖誕節前召開社企高峰會,屆時將制定推動社企的政策。 曾蔭權表示,成立和營運社企不局限於非牟利機構,商界也肯定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其實商界在人才培訓、提供廉租住宅和商場、成立社企計劃和傳授營商知識方面均可提供協助,目前新鴻基、長實、新世界及賽馬會均已答應協助社會企業,例如分享商業運作經驗,不同企業亦有不同興趣,新世界將主力有關青年的服務,形式及細節仍在商討。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就商界如何協調營辦社企,民間已設計好一系列社企計劃予政府,當中以「走入屋」提供服務的性質居多,規模不分大小,首要目的是鼓勵商界自發營辦社企,亦有建議研究讓社企優先投標政府工程。此外,民政事務局計劃在聖誕節前召開社企高峰會,將邀請包括商界、學術及社福界人士參與,政府會密切留意高峰會意見,再制定推動社企的政策。政府並已委託香港大學搜集香港社企的資料,了解他們的運作形式。
長實集團昨天發表聲明表示,現與一個非政府機構合作籌備社企,在長江(包括和記黃埔)管理的酒店及屋苑會所提供按摩服務,讓再培訓局的學員重投本地勞工市場。
民協馮檢基對施政報告欠缺整體社企政策表示失望,他稱,政府起碼應就社企提出大政策方向,或者對社企的價值觀,營商是以利益出發,單叫商界協助很難推動官、商、民三方合作。他以英國和西班牙成功營辦社企為例,政府在政策上會提供稅務優惠推動社企,譬如聘用失業人士,或向社企採購的公司均會獲得減稅,今年施政報告減稅花了五十億元,相比之下,推動社企仍只靠三千萬的夥伴倡自強種子基金,即使推動到四大機構參與,亦難以營造社企的勢頭。
民建聯社會企業小組委員蘇錦樑則認為,施政報告大體上指出了社企面對資金和人才培訓不足的問題,期望政府在社企高峰會交代具體政策■
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
聖誕前召開跨界社企峰會
標籤: 新聞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